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9篇
  免费   15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27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753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27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The literature on child sexual abuse (CSA) perpetrated by female sexual offenders (FSOs) is exiguous, and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judicial databases. The present retrospective study, instead, analyzed clinical and judicial data of a group of both victims and alleged FSOs, to additionally include women who have not been convicted by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but who hold strong clinical suspicions of being perpetrators of CSA. The medical records and the Court files of 11 children and their eight suspected FSOs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critically reviewed in light of the literature to date. This approach allowed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and FSO. The authors hypothesize that the victims’ severe psychopathological outcomes were a result of a failure to develop appropriate attachments with their prospective caregivers, which could have been damaged by the patho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FSOs, who were the victims’ caregivers.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is study applies moral foundations theory to capital juror decision mak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binding moral foundations would predict death qualification and punitive sentencing decisions, whereas individualizing moral foundation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juror disqualification and a leniency effect. Additionally, we considered whether moral foundations can explain differences in death penalty application between conservatives and liberals. Respondents from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participated in a mock-juror task in which the circumstances of a hypothetical defendant’s case varied. Results revealed moral foundations were strong predictors of death qualification. The binding and individualizing foundations were related to sentencing decisions in the expected ways. Supporting our contention that moral foundations operate differently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cases, heterogeneity in the effects of moral foundations was observed. Finally, we foun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ing decisions and conservatism would be attenuated by moral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作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标配”。目前,刑法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阶段,教学方式单一,教与学的效率都不尽人意。微课具有学习方便、知识点集中、短时长、可视化等特点,对于克服当下刑法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刑法微课实效的充分发挥源于对微课的正确认识、科学设计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志祥  融昊 《法学杂志》2020,(5):111-120
虽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的,但《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此制度的具体规定又都是操作层面的。据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得以阐释。而依据我国《刑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则可以从形式逻辑、实质逻辑以及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予以充分证成。由此可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质上系《刑法》中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认罪认罚本质上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在定罪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自愿承认不法事实系其所为,即构成"认罪",而无需准确评价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并准确识别具体罪名;在量刑层面,"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通过刑法立法的方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制度、坦白制度部分重叠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概念混同""重复评价"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5.
马贵翔  林婧 《河北法学》2020,38(1):57-67
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化的实质是犯罪损害追诉方式的公私合一,该制度设计混淆了公益和私益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导致两种权益保护相互冲突进而对刑事司法结果公正造成负面影响。公私分离是刑事被害人去当事人化的当然制度选择,其立法对策主要包括在刑事立法中确立被害人为特殊诉讼参与人、废除被害人在刑事审判中就定罪量刑发表意见的权利、废止被害人刑事自诉权和切断其引起刑事二审、再审的程序路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配套举措,如允许被害人对其物质和精神损害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法律全球化下刑法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问题 ,认为对刑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本质都须作整体性的反思 ,起码要做重新的定位 ,这应该是刑法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只有那些具有同一化、实体化、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成为全球化的法律。作为公法、历来与国家主权联系甚密的刑法 ,其全球化的现实就更为渺茫。但是 ,刑法的全球化是否有必要是问题的核心 ,而不是是否可能。我们认为 ,以人权为核心展开的刑法的功能的转变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论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国内立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恐怖活动严重危害国际秩序与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联手行动,而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惩治与防范恐怖活动立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8.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与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违反平等比例原则、侵犯犯罪嫌疑人获得帮助和救济的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文章主要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监听是世界各国为应付犯罪形势的新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化、高隐密性的强制侦查措施,其出现对于侦查机关打击和惩罚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监听的采用又严重侵犯了公民隐私权,因此,各国都对监听的采用规定了严格的法律程序,以防止侦查机关滥用监听,过度分割公民权利。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对监听缺乏明确规定,这不利于保障公民人权,应当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